
近日,中國公路建設行業協會公布2022~2023年度(第二批)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評選結果,路橋集團參建的104國道浦泗立交至南京二橋段(浦儀公路西段)、京臺高速公路德州(魯冀界)至齊河段改擴建工程項目、董家口至梁山(魯豫界)公路寧陽至梁山段項目、新泰至臺兒莊(魯蘇界)公路新泰至臺兒莊馬蘭屯段項目、嵐山至菏澤公路臨棗高速至棗木高速段、文登至萊陽公路工程項目、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7個項目榜上有名,至此,路橋集團累計榮獲李春獎數量已達21項。
公路交通優質工程獎(李春獎)是原交通部于1997年設立的公路工程“三優”獎(優秀勘察、優秀設計、優質工程)演變而來,是我國公路建設最高質量獎,也是公路建設者的最高榮譽。本次榮獲2020~2021年度(第二批)李春獎共31項工程,路橋集團斬獲7項,彰顯了在公司在公路工程項目管理、工程品質、技術創新等領域的卓越實力。
京臺高速德州(魯冀界)至齊河段改擴建項目
京臺高速德州(魯冀界)至齊河段改擴建項目,起自德州市德城區梁莊村北魯冀省界收費站,接已建成的京臺高速公路河北段,止于京臺高速公路與濟聊高速公路交叉的晏城(樞紐)互通式立交,接已建成的京臺高速公路齊河至濟南段,全長93.138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改擴建,設計速度120公里/小時,路基寬度42米。新建和拼寬改建橋涵設計汽車荷載等級采用公路—Ⅰ級,利用既有橋梁暫沿用原荷載標準。
該項目是我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貫穿山東南北的交通大動脈,對優化全省高速路網結構,發揮整體路網效益,促進山東西部經濟隆起,帶動省會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強山東與京津冀、長三角地區互聯互通,具有重要意義。
新泰至臺兒莊(魯蘇界)公路新泰至臺兒莊馬蘭屯段
新泰至臺兒莊(魯蘇界)公路新泰至臺兒莊馬蘭屯段為新建高速公路,全長130.92km,橋隧比29.25%,雙向四車道,120km/h,設置特大橋3座,大橋51座,中橋2座,分離立交28座,通道75座,天橋36座,涵洞242道;隧道8座(長隧道3座,中隧道5座);互通立交10處(樞紐互通立交4處,一般6處),服務區3處、養護工區3處、監控通訊分中心3處;匝道收費站7處,橋隧監控通訊站3處,橋隧養護管理站5處。2018年12月20日開工建設,2020年12月18日通車。
該項目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規劃中“縱五”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介于京滬、京臺高速間的重要省際通道。新臺項目的實施符合山東省高速公路網規劃,對優化交通布局、發揮路網整體效益、適應交通快速增長、促進我省西部經濟隆起帶及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等具有重要意義。
董家口至梁山(魯豫界)公路寧陽至梁山段滯洪區兼京杭運河特大橋
董家口至梁山(魯豫界)公路寧陽至梁山段滯洪區兼京杭運河特大橋是山東省“九縱五橫一環七射多連”高速公路網的重要組成部分。K78+726.5滯洪區兼京杭運河特大橋起點里程K67+933.5,終點里程K89+519.5,全長 21.586公里,是目前國內最長的陸地公路橋。
全橋設計樁基 2952 棵,墩柱 2756 棵,薄壁墩 28 個,預制箱梁5544片,共704跨,其中跨越東平湖滯洪區東大堤連續梁設計孔跨組合為(55+100+55)m,跨越南水北調柳長河連續梁設計孔跨組合為(60+110+60)m,跨越東平湖滯洪區西大堤及梁濟運河連續梁設計孔跨組合為(50+90×3+50)m。
本項目作為東部地區與中西部地區之間聯系的重要通道,大幅改善群眾駕駛體驗,助力山東省人民群眾出行質量再上“新高速”。同時改善了沿線投資環境,促進了革命老區和山(湖)區脫貧、區域經濟發展。
104國道浦泗立交至南京二橋段(浦儀公路西段)
浦儀公路西段工程起自與205國道交叉的浦泗立交,向東與永利鐵路、南浦路、浦珠路、規劃濱江大道交叉,跨上壩夾江,與擬建和燕路過江通道交叉,在八卦洲互通北,止于與寧洛高速公路交叉處,與南京長江二橋連接,路線全長11.430公里。全線設置浦泗、新華(規劃預留)、八卦洲西、八卦洲4處互通立交,南浦路、浦珠路和五一河路3處出入型互通,管理中心1處(含監控通信分中心和養護工區)。
浦儀公路西段在公路網規劃中是104國道的組成部分,同時在國務院批復的《南京城市總體規劃(2011-2020年)》中,是南京“高快速路系統”中繞城公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工程的順利完工意義重大。
嵐山至菏澤公路臨棗高速至棗木高速段
嵐山至菏澤公路臨棗高速至棗木高速段項目起于棗莊市嶧城區峨山鎮,與臨棗高速相接,止于棗莊市市中區齊村鎮,與棗木高速相連。本項目是山東省“八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規劃中“一環”的重要路段,全長24.55公里,雙向四車道高速公路建設標準,設計時速 120公里/小時,全線設特大橋 4792 米/1 座、大橋 439 米/3 座、中橋 7 座、小橋 7 座、互通立交 3 處、分離式立交 7 處;服務區 1 處、匝道收費站 2 處。總投資24.62億元,項目于2017年1月開工,2019年11月交工驗收。
在建期間,項目嚴格質量控制程序,加強制度建設,建立“4455”質量管控體系;加強與科研單位的合作,扎實開展技術創新工作;利用基于物聯網的信息化管理平臺,規范項目管理,全力保障工程品質。
項目的建成通車,進一步促進棗莊城市規劃及交通網完善,對完善全省高速公路網的規劃布局,形成魯西南地區重要的交通大動脈,促進藍色經濟區與西部隆起帶的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文登至萊陽公路工程項目
文登至萊陽高速公路主線全長133.561公里,其中威海段70.261公里,煙臺段63.3公里,全線設大橋44座、中橋13座、涵洞166道、隧道1處、互通立交12處、分離立交20座(含4處公鐵立交、3處主線下穿分離立交)、通道136道、天橋53座。設服務區2處、養護工區2處、匝道收費站10處。概算投資129.1億元。
文萊高速公路位于膠東半島中部,是山東省“五縱四橫一環八連”高速公路網中“連三”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建成促進了膠東半島綜合運輸體系建設,加快了山東半島藍色經濟區發展,同時對于加快山東省及國家高速公路網的形成,完善和優化區域公路網布局,加強膠東半島與內陸地區之間的經濟聯系,推動我市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
京滬高速公路萊蕪至臨沂(魯蘇界)段改擴建工程路線起自青蘭高速公路與京滬高速公路相交的萊蕪樞紐,接已建成的京滬國家高速公路濟南至萊蕪段,止于郯城縣紅花埠南的魯蘇省界,接已建成的京滬國家高速公路江蘇新沂至淮安段。路線全長約232.558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其中起點至卞家泉段設計時速100公里、卞家泉至終點段設計時速120公里,估算總投資241.4億元。
京滬高速公路改造的完成,對于完善國家公路網絡、提升京滬主通道通行能力、滿足交通量的增長需求,作用關鍵。改建后的京滬高速公路,將有效緩解原京滬高速交通擁堵問題,提升國家公路運輸大通道的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進一步促進沿線資源開發,對打造省際立體交通樞紐,完善路網結構,起到引領示范作用。